“九龙泉”,这个我第一次听说的泉,家乡的泉。
布拉克贝希,用维吾尔语直译过来是“泉边”的意思,九龙泉现今在喀什市亚瓦格街道办事处布拉克贝希居委会辖区内(该居委会也因泉得名)。它所处的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在低洼处。
传说在两千多年前,这里有个九眼泉水,故得名九龙泉。后来因为自然条件,有四个眼泉干枯了,现在仅存的只有五眼:一眼“马尔江布拉克”(珠泉),相传早年当地人患耳疾时以此泉水洗耳,并以面饼分散泉边诸人,之后口诵经文投珠子于泉池中,故而得名。二眼“塔什布拉克”(石泉),因该泉底铺以小卵石而得名;三眼“ 艾依得尔哈布拉克”(龙泉),因该泉以深不见底、幽静寒彻而得名而得名。四眼“诺尔布拉克”(渡槽泉),该泉水位较高,可用渡槽(诺尔)引出;五眼“拿瓦依布拉克”(烤馕匠泉),因该泉以前曾住过一位以乐善好施且技术高超而远近闻名的烤馕师傅而得名......在车里,朋友给我普及了一路关于九龙泉的历史传说。使我这个未见过九龙泉的人,听完已经心潮澎湃了。
不远处,我们就能听见潺潺的流水声,“叮咚”“叮咚”……好像是知道我们来了,在和我们打招呼呢!走进九龙泉犹如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郁郁葱葱的树木是你绿的衬托,远望似一条流动的光带,仿佛少女脖颈上飘动的白纱,环绕在草木之间;几个维吾尔族妇女盘腿坐在铺着毯子的草木上,喝着茶聊着天,很是惬意。几个维吾尔族小朋友互相追赶着打闹着,开心的嬉戏着。
“九龙泉”喀什人民的生命之源,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都喝着它。“我置身泉边,仰望天空,朵朵浮云点缀其间,天地间一片平静、舒坦。脚下河水,泛起朵朵涟漪,手掬一棒,送入口中,那种透爽的感觉深入骨髓,从心底散满全身。
和朋友转了一上午的九龙泉,在这里没有亭台楼阁、假山石桥、紫霞夕岚、奇花异草。它有着的只是绕屋缠林、交错纵横、疏密有序、花态柳情。在这里你不用刻意去雕琢它,它就立于泥屋柴篱之间,没有市井的喧嚣熙嚷、铅粉浮尘。
在这里地不大而灵、木不高而荫、草不茂而青、花不繁而艳、泉不深而不竭、景不多而真。
文章评论